荆楚仙桃讯 “噗——嗵!”10月29日18:30,剅河镇左脑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上,数十枚“冲天炮”接连冲上夜空,绽开绚丽的火花。场上,仰脸观看的200多名村民心情急切,“戏马上就开始了,快点坐好!”
听说市里的专业戏班进村送戏,56岁的周桃元早早收工赶来“抢”座位。“我就爱看花鼓戏!一年上头静悄悄地干活,难得有机会看戏。这回演到了咱家门口,该我们放松一下啦!”
灯光暗下去,舞台上宝蓝色的幕布徐徐拉开,锣鼓声中,大戏开始。
“禁锁西天禁锁西天……身着镣铐心烦乱,不求西渡求良缘,看尘世彩鸾翩翩舞,花好月圆!”深云重雾里,女主角白衣胜雪,边舞边唱。一出场就博得台下齐声叫好。
市沔阳花鼓剧团副团长程琼告诉记者,“每年100场戏曲下乡”惠民活动在我市已连续开展多年,近三年尤其做得细做得实,受到农村朋友的普遍欢迎。“每个村演三场,每场都是一个完整的剧目。今年受疫情影响,启动较晚。截止目前只在3个村总共演出了28场。后期我们还要加油!”
《双揭榜》《白蛇传》《三娘教子》以及脍炙人口的《站花墙》,是演出频率最高的剧目。程琼说,沔阳花鼓戏在江汉平原极受欢迎,尤其是中老年观众,一听说要唱戏,就像年轻人追星似的,围着他们叽叽喳喳,这个是谁,唱什么的,那个叫什么名字,擅长演什么,“比追星还上心。”所以尽管唱戏很累,但她觉得值。
借着送戏下乡契机,花鼓剧团着力培养年轻演员。“昨天的两场戏《荞馍巴》《双揭榜》,都是年轻人唱的,反响很不错,我们挺欣慰。”程琼说,专业的灯光舞台要舟车劳顿四处搭、拆,每村三场日夜演出食宿艰苦,他们都不在意,在意的是地方戏受到重视保护,沔阳花鼓戏后继有人。
“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提上来’。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是把党的惠民政策和对老百姓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这对于加强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媒记者 胡平 通讯员 罗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