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仙桃讯 4月22日,仙桃胡场镇政府会议室。从仙桃市档案馆副馆长刘明手中接过鲜红的收藏证书,肖银华眼眶泛红、感慨万分:“我今天帮父亲实现遗愿了。”
肖银华是胡场居委会居民,其父肖炎林酷爱书法,退休后,潜心抄写中国四大名著等中华经典。他希望子孙后代更好地理解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并传承下去。历时16年,完成70本手抄本,足足2000多万字。
今年年初,老人因病去世。临终前,交代子女将这些手抄本捐给国家。
此事经报道后,引起省、市两级档案馆重视。经多方接洽,长子肖银华决定,除《红楼梦》《三国演义》竖版留作纪念外,父亲生前手抄书、字画、奖杯、荣誉证书、笔墨纸砚等悉数捐献给仙桃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这些手抄作品集字迹工整,端庄秀丽,具有很好的保存价值和收藏意义。”刘明表示,他们将对这些藏品逐一进行消毒、贴标、编目,设置专门档案柜,收入仙桃名家档案库。
“每天雷打不动抄四到五个小时,如果一个字或标点符号写错,整张纸作废重写。”胡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叶建国多次目睹肖老抄书,也折服于他的严谨与执着,称赞他是社区的骄傲。(原标题:市民肖银华代父实现遗愿 珍贵手抄本中华文化经典捐给市档案馆 记者 邓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