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仙桃讯 川流不息的车辆、繁华热闹的街道。4月7日上午9时许,在彭场大道,56岁的高正姣趁着车流空隙,走入路中,伸出火钳,一张食物包装袋被她快速拾起。
“垃圾特别多,捡不完。”高正姣是洁达公司彭场项目部一片片长,在做好一片环卫工人的协调工作后,她每天都会在自己管理的范围内流动保洁,骑行的电动三轮车车厢内装满垃圾。
洁达公司负责彭场镇52个村居、2个集镇、1个林场的全域保洁,全镇分有7个片区,共有 334名环卫工人,配有4台摆臂车、2台勾臂车、10台侧挂车、1台洒水车等清扫设施。
疫情发生后,彭场镇各无纺布厂承担起了防护用品的供应任务,满负荷生产为抗击疫情做着贡献。解封后,大量人员进入彭场务工,车流量、人流量陡增,临街店铺开放,再加上不少返乡人员滞留家中,垃圾量也增加了不少,给彭场保洁带来了很大压力。
“无纺布碎片等工业垃圾特别多。”彭场项目部经理周爱云介绍,平时全镇转运垃圾最多50多吨,现在每天垃圾量在60至75吨之间。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夜市垃圾成为了保洁重点。
“夜市和早市遗留的垃圾都不少。”高正姣介绍,每天清晨5至7时,她管理的文化路可以拖5板车的夜市垃圾,7至10时,这条路早餐产生的垃圾又有3板车。
伴随着垃圾量增多,道路车流量较大,转运车辆经常被堵。在环卫工人两班倒全天保洁的基础上,周爱云发动所有片长、组长和管理员,让他们的三轮车也加入到了转运队伍,及时将该镇各项垃圾转运到压缩中转站。
垃圾量增多,彭场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的两台压缩机也在满负荷运转,每天通过城乡对接车可拖8到9车垃圾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保证了该镇垃圾日产日清。(记者 谢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