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村医廖明发:冲一线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记者彭文豹 通讯员 刘志能
“作为村医,守护村民的生命安全是我的天职。作为党员,冲一线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疫情期间,做好村民坚强的后盾,让他们学会自我防疫,自我保护。”2月20日,三桥村党员医生廖明发说。
今年44岁的廖明发是三桥村卫生室医生,疫情防控通知一开始,他就保证村卫生室24小时开放,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全天在线,扑灭风险点
疫情防控期间,廖明发坚持每天和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排查返乡人员,早晚两次对村民进行体温测量。
“廖医生,我可能和疑似病例人员有过接触,能不能来帮我量下体温?”1月27日,一通电话让廖明发的神经更加紧绷。一组村民赵映成打来电话称可能和疑似病例人员有过接触,廖明发做了简单防护措施后,第一时间带上温度计和登记本迅速赶到其家中。经询问,赵映成和其他村一武汉返仙确诊病例人员的母亲有过接触,立即要求他居家隔离14天。
“我是村医,这个时候就应该由我站出来。”廖明发说。他每天按时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进行体温测量,全天后密切跟踪身体状况,还在隔离期为他们送去必须的生活物资,做好安抚工作。
贴心宣传,传递邻里情
疫情防控的20多天,三桥村相继有3人自然死亡。廖明发每次得知村里有人去世的消息后,随即带上防护用品赶到丧者家中,对丧者屋里屋外进行消毒、为家属分发口罩和防护服,并进行体温检测,讲解疫情知识。
“疫情期间,情况特殊,我们丧事从简。”丧者家属说,非常理解廖明发的工作职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3起丧事都在廖明发的耐心劝说下,向他们说明特殊时期人群聚集将加大传染概率的严重性,家属都积极配合从简办理。
火线前沿,彰显医者情
“廖医生,我的药撑不了两天了,疫情期间封路封村了,能不能帮我?”“廖医生,我的高血压药也没有了。”“我需要的药品写在纸上了。”……2月18日,廖明发听到这一句句恳切和焦虑的话语,看到这一张张需要购买的药品单,他记下来所有需要采购的药品,并安慰他们 “别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帮您们把药买到手。”他的一句承诺,让村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当日中午,他来到定点开放的药店,购买了村民所需的药品,但其中一种药他辗转了好几个药店也没有销售,“只有市人民医院才有这个药。”一家药店服务员说。听到这句话廖明发来到了市人民医院,在医院门前他放慢了脚步,但又想到村民那弱弱的语言和祈求时的表情,径直走进了人民医院,挂号、排队、开处方、付款、取药,走出医院,将全身消毒返村后马不停蹄地将药品逐一送到村民家中。
看到村民拿到药品后满意地笑容,他也欣慰了。虽然在人民医院这条“高压线”上踩了一圈,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这就是医者情。
“我平时经常走村入户,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熟悉,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我就主动加入了进来。这个时候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大难当前面不改色,党员就是应该冲到最前线,疫情防控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廖明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