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政务服务如何走进村湾农家?我市从2013年开始,探索建立适合江汉平原特点的“420”便民服务体系,通过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网络服务、文体服务等4大类20小项服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办事不出村,受到党员群众热烈欢迎。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多亏李主任帮忙,给我办好了户口迁移手续!”1月23日,干河办事处王老村,从广东省回到娘家的赵雪,对村里的代办服务赞不绝口。
上月初,该村治保主任李新旺接到赵雪的电话后,拿着她快递过来的资料,连跑两天派出所,为她成功代办了户口迁移证。
以往,类似于户口迁移这样的事,在外村民不管多远只能自己回来跑。眼下,仙桃通过推行“420”便民服务体系,已经形成“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新格局,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享受着便捷又贴心的服务。
彭场镇挖沟村三组的胡桂枝婆婆早年丧夫,儿子离婚后常年在外打工,留下5岁的孙女欣欣(化名)给她一个人抚养。得知胡婆婆的难处,村妇联主任舒艳联系欣欣就读的幼儿园,给孩子申请到了一笔助学金。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你看,身份证一刷,社保缴费信息就出来了,真方便!”在剅河镇芭芒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支书李月凤向返乡村民演示着“人社通”智能服务一体机。
不只社保服务,我市还整合了民政、卫生、计生、电力、金融、通讯等多部门资源,服务农村群众。
除了政务服务,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的现状,村干部还总干些代缴水电费、小额取款、带娃娃和父母视频之类的事。
前些天,干河办事处王老村80多岁的胡德山老人找到李新旺,说要把养老保险金取出来办年货,李新旺立刻骑着摩托车把老人带到最近的银行。
彭场镇挖沟村村民胡新明在北京打工,常常从舒艳组建的“挖沟村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里,看到8岁双胞胎儿子的照片和小视频。他说,“十分感谢细心的舒主任!”建凝聚人心的“堂屋”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刚走近杨林尾镇老桩垸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就看到一群红衣妇女正在跳广场舞。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江汉平原风格的小四合院,内设村委会办公场所、便民超市、村医务室、儿童活动室,里里外外都很热闹。
为了让“420”服务体系生根生效,我市制定了“1234”标准配置:“1”即高标准建设1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即配备1个文化活动广场、1个村级卫生室,“3”即设置便民服务、网络服务、文体服务3个版块,“4”即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全程代办制度、服务登记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4个服务机制。近3年来,全市投入资金3863万元,已建成五星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17个。
市委书记胡玖明说,就是要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凝聚人心的“堂屋”,让“420”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尹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