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一本笔记 满纸爱心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9-12-19 11:4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翻开刘俊早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句话,是她8年来从事养老护理的工作信条。
    刘俊早是我市第一批考取“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护理员,从业8年,她收获了许多荣誉:先后荣获市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市“服务技能大比武”第一名、全省“服务技能竞赛”三等奖、“仙桃市技术能手”、“仙桃五一劳动奖章”。
    了解刘俊早的工作,是从她的笔记本开始的。
    一项暖心的工作
    当旭日唤醒黎明,市社会福利院里,一袭白衣的刘俊早拿着笔记本,开始了她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天。蓝色的笔记本,封面上满是划痕。
    封面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显得格外耀眼。这本陪伴她8年的笔记本,是她工作中的百科全书。
    笔记本中记录了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尹奶奶年轻时从事销售工作,丈夫早逝,性格开朗,喜欢打麻将、看电视。”“夏奶奶丈夫是抗美援朝烈士,有些自命清高,不太合群,喜欢被表扬。”……
    说起照顾老人的经历,刘俊早就打开了话匣子,一件件或有趣、或心酸的事从她嘴里不断涌出。
    “如果你走进了老人的心中,她就会把你当亲人,你就会有成就感。”笔记本第一页写着这句感言。
    2011年6月,刘俊早得知市社会福利院招聘养老护理员,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她决定应聘,学习更多照顾老人的技能。
    虽然家人们都不支持,但早已下定决心的刘俊早,来到市社会福利院应聘。丈夫对她说:“你去看看就回来吧,没必要受那个罪。”
    刘俊早来到福利院上班的第一天,就搬了一天的家具,原本满腔热情的她也打了退堂鼓。她说:“当时一天下来,腿都没有知觉了。”
    但几年下来,刘俊早融入了这个集体。如果她哪天休假,老人们就纷纷涌入值班室,询问她的情况。当刘俊早休完年假回到养老院,老人们就会将她团团围住,家长里短说个不停。
    “每次都觉得很暖心。”
    一颗包容的心
    “护理老人就像照看小孩子一样,要有一颗包容心。”这句话在笔记本上出现了数次。
    “敖奶奶有洁癖和抑郁症,一般不去食堂吃饭,我们都将饭菜给她端到房间里。”
    2017年大年三十的中午,刘俊早像往年一样,将丰盛的饭菜端到敖爱华老人的房间,招呼老人吃饭。没想到老人看了一眼饭菜,生气地说道:“今天过年,你怎么就端了4碗菜,你应该送10碗菜来。”说完,老人顺手将饭菜掀翻,热腾腾的饭菜撒了一地。
    刘俊早有点懵,还没等她回过神来,老人一巴掌打在她脸上,刘俊早顿时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刘俊早没有生气,边收拾地上的饭菜,边想法哄着老人:“敖奶奶,怎么了,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那我再去帮您打份饭菜。”
    虽有委屈,但刘俊早很快地释怀了,敖爱华老人有抑郁症,又是大年三十,情绪波动大也很正常。刘俊早说:“后来我帮她给在国外的孩子打了电话,她立马高兴起来了。”敖奶奶在刘俊早等护理人员的帮助下,现在能够与同龄老人正常沟通。去年老人的儿子还致电道谢:“惭愧啊,是你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提醒了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啊。”
    一手过硬的技术
    作为养老护理行业的一把好手,刘俊早的护理技术自然是过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护理技术知识要点,是她8年来不断学习与实践积累的成果,刘俊早说:“学习不仅是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作质量的保证。”
    刘俊早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得追溯到6年前。2013年6月,刘俊早参加了省民政厅组织的高级护理员培训。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中,刘俊早受益匪浅,她说:“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过去都是我们帮老人做,现在要求训练老人自己动手。”
    刘俊早将所学用于实践时,就遭到了阻碍。彭小铁老人因脑出血后遗症导致偏瘫,过去从穿衣到走路,都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刘俊早提出训练老人自己穿衣走路时,遭到了老人和家属的抵触,大家都认为老人本就身体不便,自己穿衣走路风险太大,万一摔倒就更不能自理了。
    但刘俊早没有放弃,她从家属入手,抓住老人儿子每次前来看望的机会,与他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案例和医学知识进行讲解,最终老人的儿子认可了她建议。在家属的共同劝说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老人终于同意尝试。刘俊早说:“老人们的思想都不太容易转变,只能通过家属从侧面劝说。”经过锻炼,老人恢复的很快。
    笔记本上记载的都是一桩桩琐碎小事,但每一件都温暖着老人的心。刘俊早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用一点一滴的爱心和汗水,用精益求精的精神,为老人们搭建一个温暖的家。(记者 陈亚东)(原标题:一本笔记满纸爱心——记仙桃市技术能手、高级养老护理员刘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