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七旬老人的剪纸情结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9-12-18 11:22

    “李老师,您觉得我这幅‘鼠年’系列作品雕的怎样?”
    “您的这幅作品刀工流利、破工精细严谨、线条舒展圆润,比我的《鼠年大吉》更胜一筹……”
    12月16日,记者走进仙桃石码头社区5楼的剪纸工作室,见到两位年过七旬老人正围坐在工作台前,琢磨一幅《鼠年有福》的剪纸作品。这幅作品远远望去,是个大大的“福”字,但凑近细看,“福”中的“口”字竟是一只活灵活现的老鼠。
    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叫戚小悟,是市剪纸学会“元老级”人物。在他旁边的老人叫李银山,是市剪纸学会的秘书长,也是他的挚友。和李银山不同的是,戚小悟最初学习剪纸,主要是受到妻子黄小琳的影响。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1970年,戚小悟的妻子是一家工艺社的员工。而当时的剪纸,大多是上面给什么版,员工照样剪就行。工资按件计酬发放,完成的越多,酬劳也就越高。戚小悟的妻子因人勤快,做事灵活,被同事们称为“一把刀”,交出的成品多属社里的“免检产品”。
    可好景不长,一年后,随着女儿出生,妻子比以前更忙了。为了帮妻子减轻负担,戚小悟开始帮妻子“打下手”,做一些制作刻刀,保养蜡盘的活儿。再到后来雕一些花鸟、山水、人物、风景等作品,慢慢地掌握了包括无纺布、树皮作画等手工技能。剪纸内容也从传统的喜字、生肖延伸到现在的沔阳三蒸、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作品。
    2011年,戚小悟创作的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剪纸作品《纪念刘少奇同志》,被当地的纪念馆收藏;2018年他的作品《勤政廉政》入选天津2018“西岸”剪纸艺术展;同年10月,他的作品《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全国剪纸艺术展中被评为“优秀剪纸艺术作品”……
    如今,在戚小悟老人家里,“纪念毛主席”“祖国万岁”“仕女图”等各类主题剪纸,精美别致。遇到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老人也用剪纸来祝福祖国。最近,老人还萌发出新念头,用红、黄、黑三色纸剪拼成新作品,其中“晨韵”已完成创作。
    谈及遗憾,戚小悟老人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已向多元化发展。按理讲,仙桃雕花剪纸的市场需求应相当可观,但从目前的现状来讲,仙桃雕花剪纸艺术在传承上出现断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传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 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