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仙桃郭河农民“开发”养鸡新模式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9-11-29 11:02

    “从事生态养殖,再不担心百姓投诉了。”谈起现在的养鸡模式,仙桃郭河镇凤林养殖小区的养殖户马明胜挺直了腰板。
    53岁的马明胜2003年开始养鸡,鸡场越开越大、蛋鸡数量越来越多。可是,养殖污染也越来越重。鸡粪流入沟道,臭气熏天。老百姓对他的投诉没有间断过。
    “要么关,要么改。”2016年下半年,仙桃市打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禁养区的养殖场全部关停,非禁养区的养殖场要处理达标。作为养鸡大镇的郭河镇启动了大整治,不少养殖户都面临着新的选择。养殖场位于非禁养区的马明胜也坐不住了。
    “其实,我也知道污染大,老百姓有怨言,但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马明胜说,郭河镇开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后,他下定决心,到河南郑州考察先进模式。2017年下半年,政府补贴17万元、他贷款100多万元,购进自动化养鸡设备5套,开启生态环保养鸡模式。
    11月27日上午10时,记者在马明胜的鸡场采访时,正赶上工人收鸡蛋。按上按钮,设备启动,一枚枚鸡蛋通过传送带送到工人面前。工人坐在凳子上,捡蛋装箱。
    “以前投食、粪便处理、捡蛋是人工的,现在都是自动化的。”马明胜告诉记者,过去8间鸡舍需要16名工人,现在5间鸡舍只需要4名工人;过去1间鸡舍捡蛋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只需一半的时间。
    效率提高了,工人轻松了。工人每天只需要打开设备,自动投喂饲料、捡蛋装箱,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在清扫鸡舍。
    今年蛋价不错,马明胜的鸡蛋供不应求,最近更是每天卖鸡蛋收入1万多元。
    “一手捡蛋一手捡粪。”马明胜养鸡很惬意。一边赚钱一边治污,将养鸡场所有的粪便进行清理,再送到专业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发酵处理,变为生态肥料,卖给村民。
    “我们凤林养殖小区所有养殖户达成共识,都不往沟里排鸡粪。”马明胜说,大环境好了,村民意见少了,我们也能安心养殖。他自己不偷排,也做好监督,不让其他养殖户直排,守护好环境。
    郭河镇像马明胜这样进行鸡舍技改升级的还有67家。今年以来,郭河镇结合主题教育,整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在禁养区,严禁复养;在非禁养区,要求处理达标。在禁养区内共拆除养殖场3家,关停非禁养区散养养殖场2家。按照“零污染、零排放”标准要求进行技改升级67家,技改率达53%。疏洗黑臭水体4处,处理违规偷排囤粪等24起。市级立案调查1家,处罚1家。清理违规囤粪坑塘等20处,清理积存粪污12000立方米。(记者 谢伯康)(原标题:一手捡蛋一手捡粪——马明胜生态养殖场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