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文豹 胡杨 通讯员 邓律

图为洒水车在主街道运行
文明的城市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现在仙桃的“创城”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仰头望望湛蓝的天空、纯净的白云,俯视眼前整洁的街道、干净的社区,看看身边友善的笑容、真诚的问候,身为仙桃人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而这一切与我们每一个仙桃人的努力密不可分,与城市的“美容师”们更是休戚相关——仙桃市城管管理执法局狠抓创城“上档升级”工作,进一步净化城市空间,美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在仙桃市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工作上下足功夫,为全市市民打造出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无怨无悔的人工保洁员
图为环卫工在路面上捡拾垃圾
每天清晨,分布在仙桃城乡的5000余名环卫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日保洁的第一步就是将各自所负责的路段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清扫,人行道、人字沟、绿化带上的树叶、白色垃圾,不放过任何一处。全面清扫过后,还要维护保持,来回穿梭在大街小巷,拾取地面上乱扔乱放的垃圾。
8月19日下午,在纺织大道与新城大道的交叉路口,一位环卫工人正在检查绿化带里是否有杂物。她发现垃圾,迅速用火钳伸入灌木丛中,夹出来一个卷成团的黑色塑料袋放入挂在车上的垃圾桶里。不停重复同样的动作,小小的垃圾桶不断清空又装满。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流下,也来不及擦掉,任由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她叫周想姣,今年47岁,是洁达公司城南所20片片长。周想姣介绍,20片共有70名环卫工人,片区位于城乡结合部,面积大、道路多,既有乡镇进城的必经之路,也有许多村居小道,道路清扫工作十分繁重。70名环卫工人平均年龄在67岁,在连日39摄氏度高温天气的情况下,大家克服年龄大、体质弱等困难,坚守在保洁一线。“这么多年我们早已习惯,选择这个行业,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虽然辛苦也体现了个人的价值。”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个小垃圾桶、一把火钳,是所有环卫保洁人员的标配。他们用扫帚守护城市的整洁,用汗水擦亮这座城市的美丽容貌。
夜以继日的机扫工作者
当下正值创城关键时期,为提高保洁效率,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仙桃市环卫局机扫所在人工保洁的基础上,加强机扫力度,洒水车、机扫车、抑尘车、高压冲洗车、清杂车,多种车型共同发力,保障城区各主次干道干净整洁。
晚上11时许,仙桃大道上一辆高压冲洗车正在对仙桃大道全路段进行有序清洗,而在它的后方100米处,另一台高压冲洗车与第一辆错道行驶。在层层的高压冲洗下,路面上的灰尘、垃圾,被冲至道路两侧人字沟处汇集,以方便机扫车清扫。夜班过后是早班,凌晨三点,洒水车出动,四点,机扫车出动,高压冲洗车回到机扫所。洒水车、机扫车赶在环卫工人开展大清扫和市民出行之前,做好第一遍机动清扫工作。同时抑尘车、干扫车、清杂车等有序排班,车辆每天14个小时在路上作业。机扫所的驾驶员和副工有60多人,他们每天夜以继日、各司其职,或清洗道路护栏、或冲洗道路路面、或喷洒水雾降尘……为城市的整洁做出着自己的努力。
无缝对接的垃圾转运者
仙桃盈和环保有限公司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负责城市建成区78条主次干道,1232个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共3000多个240升垃圾桶和200个密封式封闭垃圾箱的收集与转运工作。目前,该系统共有125名工作者,其中一线的驾驶员与副工118人。
8月20日上午10时许,在位于小寺垸路上的该系统项目部,一名驾驶员身着橙色工作服,穿着雨鞋,手持高压水枪正在冲洗垃圾车。该系统项目部经理邹凯云介绍,每次出车回来,都要进行垃圾车的清洗工作,夏天天气炎热,生活垃圾有气味也有腐蚀性,及时冲洗非常有必要。
杜子奇今年58岁,驾龄24年,2014年3月开始驾驶专用环卫垃圾车,他从不疲劳驾驶,遵守交通规则,按时按规进行车辆操作,6年内零事故。说起工作的内容与要求,他头头是道。“我们仙桃日产垃圾量在900吨,节假日时最多能达到1500吨。凌晨4点至9点,完成头晚第一批垃圾的清运工作。紧接着无缝对接,第二批车辆开始作业,清运早上的垃圾。”杜子奇说,只有环卫工人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靓丽,老百姓才能有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从城市到农村,仙桃全市5000余名环卫工人不惧高温、不怕脏、不怕累,加班加点坚守一线,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