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家乡儿女的思念 ——凭吊王贤光烈士现场速写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9-4-2 09:18

     巍巍大青山用她坚实的臂膀,紧紧地拥抱着呼和浩特城,哺育着北国青城的各族儿女。
  78年前,为了守护这片热土,王贤光从汉水之滨的沔阳老家,追随工农红军,历经长征,开赴大青山,抗击侵略者,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又是一年芳草绿。当家乡人民第一次听说王贤光的英雄事迹,整座城市为之动容,多方寻找他的亲人。
  4月1日上午10时许,大青山脚下,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一场朴素却满含深情的祭奠仪式正在进行。
  襄河的水、家乡的土,还有特色小吃、白酒、鲜花……一一摆在王贤光烈士灵前。来自家乡的代表,带来150多万仙桃儿女的崇敬与思念。
  “家乡儿女来看您了!”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二室39号的灵龛里,安放着王贤光烈士的骨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中明与市人武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以及仙桃日报社、仙桃广播电视台记者肃立,轻声呼唤。
  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手捧白菊,依次敬献到王贤光烈士的骨灰盒旁,并深深鞠躬、默哀。
  2015年,国家民政部分两批公布了9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贤光(1913—1941),八路军第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2团团长。简短的文字里,蕴藏着撼天动地的英雄事迹。
  在灵龛内,陈列着一张已经发黄的纸片,记录着王贤光烈士的骨灰登记信息,落款日期为1980年8月29日。
  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主任于向东介绍,王贤光烈士牺牲后,被安葬在他的牺牲地、陶林县小南沟附近。建国后,迁葬于哈拉沁烈士陵园。1980年清明,当地将王贤光烈士等108位抗战烈士迁葬到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目前,陵园正在设计规划和上报烈士墓项目,在烈士骨灰安葬的时候,希望烈士的亲人和家乡代表参加,因此通过媒体发起为烈士寻亲活动。
  “从17岁参加工农红军,离开沔阳,王贤光烈士就再也没有踏上过家乡的土地,品尝过家乡菜的味道……”代表团成员眼含热泪,特地从千里之外的家乡,带来了沔阳三蒸、卤鸡、炒米、麻叶子、玉兰片、翻饺子、麻枣等家乡味,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安放在烈士灵前。
  完成简单的仪式,代表团成员轻轻擦拭灵龛,插上紫色的勿忘我,把家乡的水、土摆进去,让家乡的温暖气息陪伴他……  (特派记者  易赶帮  尹立群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