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应对“灰犀牛”危机要克服“五症”

时间:2018-10-22 17:44

       应对“灰犀牛”危机要克服“五症”——读《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有感
   ● 何淑君
  近来,读了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作者将社会中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用“灰犀牛”这一动物加以形象比喻,让人想起来很生动,读起来有触动,解决起来能行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对“灰犀牛”危机,关键要克服“五症”:

  第一,克服“逃避症”,正视问题不含糊
  书中指出,“否认”是一个深深根植在我们人类性格中的防范机制,是应对危险的典型行为的第一个阶段。但对于灰犀牛这样的事情,一旦我们否认抵触它的真实存在,其结果就是灾难性的。这就启示我们,消极逃避就是自欺欺人,讳疾忌医必将后患无穷。我们要看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清退“僵尸”企业所带来的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分流安置等敏感问题不断出现,极易引发劳动争议,甚至是职工群体性事件;随着去杠杆力度不断加大,建筑工程领域资金链断裂现象频发,经济纠纷往往以农民工讨薪维权的形式出现,而且极易引发连锁反应。这就要求各级工会组织正视问题不逃避,依法维权不含糊,切实维护好职工在社会保障、工资薪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于未然,确保矛盾不蔓延、不升级。

  第二,克服“拖延症”,未雨绸缪不侥幸
  应对“灰犀牛”危机的一个典型反应就是得过且过,明明知道存在的问题,但就是不采取行动。究其原因就在于侥幸心理,或乐观地认为危机不会发生,或自信地以为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解决,直到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才幡然醒悟。其实这种得过且过的“拖延症”,在工会工作中也较为常见。我们都知道今年是工会“两项改革”的关键之年,特别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力度不大,效果也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力戒“等靠要”,克服“拖延症”,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到“政治上保证”“素质上提高”“制度上落实”“权益上维护”,引领广大职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三,克服“焦虑症”,有的放矢不盲目
  《灰犀牛》告诉我们,一旦我们看到了灰犀牛式危机事件,它很可能已经来到我们面前。立即处理所有的危机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先搞清危机性质,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分而治之、各个击破。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职工群众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把握“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的职能,重点做好健鼎电子建会和货车驾驶员等“九大员”入会服务引领工作;在保障法定权益的基础上,打造职工“双创”平台,建设青年职工交友俱乐部、职工爱心驿站、爱心母婴室、心理疏导室,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四,克服“恐惧症”,危中寻机不退缩
  危险与机遇往往互为因果,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正如本书评论学者米拉·坎达所言,我们必须找到危机中潜藏的机遇,充分利用,才可能做到“绝地反击”。如今,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创新业务流程和服务职工手段,构建“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模式。这就倒逼我们必须加强“互联网+”能力建设,与时俱进丰富完善工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指尖上的职工之家”,构建联系动员职工网上网下“同心圆”,努力做到线上线下两条战线互动融合、实体虚拟两大空间同步发力,真正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时间全天候。

  第五,克服“后遗症”,举一反三不贰过
  书中指出,有的时候,被灾难袭击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灾后也是建立防御未来危机体系的最佳时机。这就启示我们,凡事都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要学会举一反三、亡羊补牢。就工会工作而言,就是要健全“仙桃工匠”选树工作机制,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主旋律,传递“劳动光荣、创新伟大”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劳动者伟大、工人阶级崇高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严格落实职代会制度,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基层导向,着力推进工会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深层次变革,真正以改革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持续推动全市工会组织在强“三性”、去“四化”中永葆生机活力。(作者系仙桃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