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仙桃李小双运动城办公楼里见到王占明时,他刚忙完“2018年中日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对于他来说,这一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去年的今天,备受瞩目的李小双运动城建成开园。仅一年时间,运动城累计接待学习考察、运动健身、旅游观光人员10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80余场,组织青少年体育培训6000余人,给市民健身、娱乐、社交提供了好去处,更成为了仙桃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这其中,王占明和他的团队,可花了不少的“心血”和“心思”。
打造一个“好去处”
2015年夏天,29岁的王占明从日本留学归来时,恰逢仙桃市体育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在国家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依托仙桃市独特、深厚的体育文化,奥运冠军李小双计划建设全民健身生态运动基地,回报家乡人民。
看好体育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王占明来到了李小双运动城,负责建设管理、运营接待等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带领团队赴南宁、扬州、日本等地考察,了解国内外体育运动场馆情况,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2016年1月,规划总投资5亿元、总占地面积190亩、总建筑面积91115平方米的运动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篮球馆采用先进的气膜建筑,气膜材料不仅可以过滤掉PM2.5等大颗粒物质,还能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等,为篮球爱好者提供最舒适的运动环境。”王占明介绍,“打造李小双运动城的核心和理念,就是走绿色、环保、节能、智能之路。”
用先进的空气能加热设备,代替原来的天然气,节能环保的同时,实现水温保持全年恒温,水处理设备24小时连续循环,确保水质达到最高标准。去年7月,“高大上”的恒温游泳馆一开园,许多游泳爱好者便慕名而来。“游泳馆还安装了掌静脉识别系统,会员只需将手放在闸机上,便可自动识别通过。”
“建悦动跑道,免费对市民开放。绿化覆盖率达43%,空气宜人。”王占明告诉记者,“夏季时人气最旺,日接待达10000多人次。运动城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娱乐方式,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擦亮一张“新名片”
历来,体育产业都是投入成本大、回报周期长。如何科学管控、运营,实现稳步发展、提高效益?王占明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积极推进体育服务走出去、引进来,发展参赛观赛、运动体验、体育培训等休闲旅游项目,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王占明和其团队的努力下,2017年,李小双运动城先后承办了国际青年女子篮球邀请赛、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联赛等国内赛事,与省内其他市州举行足球、羽毛球等项目的友谊赛、交流赛共40余场,举办各类企事业单位运动会及中小型赛事50余场,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约上三五好友,吃美食、喝啤酒、看球赛,悠哉乐哉!今年夏天,李小双运动城举办的“世界杯啤酒节”活动,点燃了激情、吸引了人气。去年11月,可容纳200人左右的“奥鹰礼堂”落成,先后承办了多场企业会议、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拓宽了收益渠道。
“通过举办体育夏令营、运动相亲角等主题活动,积极邀请各协会、俱乐部入驻进来,开展各类‘体育进校园’活动等,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开拓了市场、服务了市民、找准了定位、推进了发展。”王占明说道。
随着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李小双运动城已然成为提升我市体育健身质量,满足市民差异化体育消费需求的重要载体。今年3月,运动城被省体育局评为“湖北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王占明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还将完善相关商业配套设施,将运动城打造为一座集餐饮、住宿、休闲、旅游、运动为一体的城市体育综合体。”
唱响一曲“好声音”
“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乐趣和快乐,从而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王占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勤思考、敢发声、有行动,勇担责任使命,积极履职尽责。
一座小城,7位世界冠军,这是全国罕见的“仙桃现象”。在王占明看来,大力擦亮小双城,积极发展“体育+旅游”,弘扬仙桃体育文化,争当仙桃体育产业“排头兵”,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为此,他先后提出了《补齐仙桃市体育产业的短板》《关于擦亮小双城,争当排头兵的构想和请求》等提案,建议依托仙桃市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属于仙桃的优质体育品牌,将“冠军招牌”从仙桃升起来,在全国亮起来,让“亚洲体操之乡”这张名片,更加耀眼靓丽。
积极投身于运动城的发展建设,自此与仙桃体育结下“不解情缘”。王占明用青春、梦想、汗水,为仙桃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体育需求奔走呼吁,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目前,运动城正在申报国家4A级景区。同时,下半年还将计划在城东新建一座运动城。”(记者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