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谋新篇 淬火铸警魂
——汉江公安消防支队成立10周年纪实
5月2日,“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走进汉江公安消防支队营区,映入眼帘的,是站得笔挺的哨兵、花园式的营区、锃亮的消防车、规范统一的外观标识……而这在10年前,却是汉江消防支队全体官兵们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近年来,在支队党委书记、政委罗光勤等人的带领下,支队从“经费无保障、指挥无平台、调度无手段、办公无场所”的窘境,逐步发展为今天营房建设日新月异、灭火救援屡立战功、比武竞赛成绩斐然、火灾防控筑堡垒墙。
“钢班子”带出“铁队伍”
2008年11月,汉江公安消防支队经公安部正式批复后挂牌成立。
2013年,罗光勤成为新一届党委班子班长。在与班子成员见面会上,他道出心里话:“总队党委把我‘放’在这个位置,就是想我和大家一起,让汉江的工作有新起色、局面有新突破。”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带领新班子一头扎入基层,分赴辖区各地调研,深入大中队制定工作措施,并确定了“建钢班子,带铁队伍,塑新形象”的工作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支队班子成员从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制度等方面,带头做真抓实干、廉洁自律的表率,号召广大消防官兵抓工作一盘棋、干事业一条心、谋发展一股劲。
主官上党课、干部交叉授课、观看红色电影,开展专题学习大讨论,举办演讲比赛、“最美消防员”专题文艺晚会,承办“荆楚铁军杯”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建设队史馆、电子图书馆、红门影院、警营文化长廊……支队坚持武装队伍软实力,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官兵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颗颗丹心向百姓、警地共建暖人心”。2016年以来,罗光勤带领支队一班人,与三伏潭镇丰口头村42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投入30余万元为丰口头村新建大棚、硬化道路、捐资慰问,实情实意倾力帮扶困难村民,实招硬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为驻地贡献出消防部队最大的光和热。
“大手笔”引领“大变化”
经费无保障、指挥无平台、调度无途径、办公无场所,汉江消防支队成立初期,面临种种困难。
如何突破现实的“窘境”?支队党委审时度势,把营房建设作为为基层排忧解难、为官兵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一心让全体官兵拥有“家”的温暖。
尽管没有对应的一级政府,营房建设经费争取难度大,但以政委罗光勤为班长的支队党委班子,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成立基建专班,提请召开10余次协调会,组织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研究解决建设问题40余条,确保施工稳步推进。
而围绕“保障中心、聚焦基层、服务官兵、强化管理”的后勤工作主线,汉江消防支队新改、扩建消防站4个,努力打造立足仙桃、面向武汉西翼城市圈的战勤保障区域中心。
截至目前,支队共投资上亿元,新增各类消防车30辆,先后推进5个消防站建设工程,实现了汉江消防历史上营房建设最大规模的一次跨越,为消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根基。
“群策力”筑实“防火墙”
政府专职消防队81支、企业专职消防队12支、微型消防站707个。近年来,支队采取灵活建队、多样推进的形式,加速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初步建成具有汉江特色的防火灭火救援力量网络体系。
面对辖区总面积大、常住人口多、经济总量高、监督警力不足、火灾防控压力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支队转变思维、迎难而上,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责任落实。
严管严控火灾隐患“存量”、“增量”,支队抽调10名防火技术骨干组成5个执法小组,采取异地交叉检查的方式,严管严控火灾隐患“存量”、“增量”,对辖区高危单位、重点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隐患台账,严格按进度、节点推进整治。
建队以来,支队共检查单位50483家,发现并督导整改隐患113436处,临时查封489家,“三停”595家,拘留709人,全面净化消防安全环境,保持了辖区连续八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罗光勤说。近年来,支队不断创新形式,拓宽载体,依次组织开展了“环城骑行宣传消防知识”“千人徒步、关注消防安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投入100余万元拍摄《生活的“负荷”》、《奥运冠军李小双教你防火逃生》等3部微电影、6部公益广告,全面筑牢宣传阵地。
截至目前,支队共参与灭火救援9908起,抢救被困群众2604起,疏散被困人员23180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4.8亿元。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汉江公安消防支队正以崭新的面貌、有为的姿态、全新的业绩,在江汉平原平安建设的宏图上铸就新的辉煌! (记者彭文豹 张曼 通讯员杨会)
图一:支队政委罗光勤下基层指导工作。
图二:支队官兵抢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