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用生命链接骨肉亲情——残疾青年郭松林的网络公益之路

时间:2018-2-13 11:24

   
      2月6日,央视《等着我》栏目播出了仙桃市“宝贝回家”志愿者郭松林帮助江西郑细发夫妇寻找儿子的故事。 
  谁也不会想到,助人团圆者郭松林(网名遥歌)是一位身患罕见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症(俗称“瓷娃娃”),瘫痪卧床19年的志愿者。 
  尽管“走路”靠的是旧床板,翻身也可能骨折,终日只能平躺在床上,但郭松林用大爱诠释真情,用热心唤醒亲情,心存美好,不念悲伤,热情细心地跟进200多个寻亲案例,成功帮助7个家庭找回失散的亲人。 
  2月8日,记者在仙桃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见到他,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脑供血不足,原本虚弱的身体再次亮起了“红灯”。尽管如此,他仍忙着用手机与志愿者们联系,研究案例,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给破碎的家庭带来一丝希望。 
  “我想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团圆” 
  笔记本电脑斜靠小桌板,躺在垫高的枕头上,手握鼠标,眼盯屏幕——家住郭河镇苏阳村,今年31岁的郭松林自2011年加入“宝贝回家”平台后,这就成了郭松林每天的志愿工作场景。 
  从一名地方志愿者,到担任家寻(父母找子女)工作组组长,郭松林除了要进行大量的网上信息搜寻、比对,更重要的是电话联系寻亲家长。他每天仅能睡5个小时。 
  天南地北的口音和家长们波动异常的情绪,让双方沟通困难重重。长时间的长途通话,不仅考验着郭松林的身体,而且考验着郭家的经济承受能力。 
  郭松林的电话费越来越高。尽管父母十分支持他的公益事业,卖了谷子给他买电脑,打零工给他交电话费,但他知道家里的收入来源全靠10多亩稻田,实在不忍心再增加父母的负担。 
  疾病束缚了郭松林的行动,却无法束缚他的智慧。他通过网络自学了平面设计,又通过网络接活儿赚取电话费。可这毕竟不是稳定的工作,情况好的时候,他一个月能有三四单活儿,但偶尔一个月也开不了张。他记得,有一次接到一单400元,是那段时间的最高收入。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郭松林的公益之路走得很苦很累。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淡然地说,“我深知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想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团圆。” 
  幼时,郭松林的哥哥因为患病去世,哥哥的离开成了一家人心里难解的结,也激发他心心念念做一点能力之内的公益,“哥哥离开之后的很多年里,我妈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虽然我不可能把哥哥找回来,但可以帮助其他家庭找回失散的亲人,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帮他们寻到亲人,我很快乐” 
  在郭松林跟进的寻亲案例中,邹虎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时针拨回到2015年8月。郭松林在整理网络帖子时,看到江西邹细发夫妇在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登记的信息,立刻联系指导他们到当地派出所采血入库。
  之后,郭松林和其他志愿者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翻了很多过去的帖子,仔细比对照片、身体特征、丢失经过等关键信息,试图寻找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郭松林发现一个名叫王冬冬的小伙子登记的寻亲信息,和邹氏夫妇想要找到的儿子邹虎很相近。经仔细比对父子照片后,郭松林紧急联系王冬冬,指导他去公安机关采血入库。 
  由于采血入库需要一定周期,郭松林和邹家一同耐心的等待。然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任何音讯。郭松林心里开始打鼓了,整个对接过程在脑海里一遍遍放映,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带着疑惑,郭松林又赶紧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查询,最后才发现由于当事人疏忽把血液入错了库,才导致没有比出结果。他又赶紧重新联系了当事双方和当地的派出所,指导他们再次采血入库,进行比对。 
  二次比对有很高的相似度,让郭松林很是兴奋。经过第三次最终确认,双方合乎亲子关系,漫长的寻亲之路就此画上美好的句点。 
  而从最初接洽到完美结局,已过了半年光阴。郭松林说,寻亲之路是漫长、无助、煎熬的,而志愿者恰好能在这段时间陪伴这些失落的家庭,也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番意义,“帮助别人,我很快乐”。“最大的愿望是坐起来” 
  12岁那年,正在读小学的郭松林突然患骨折,后被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症。当同龄人在奔跑、嬉笑时,他却被父母拖着四处求医。 
  郭松林的父亲郭定发今年68岁,回忆这么多年的艰辛,他躲到一边,出来时眼圈潮红,“他每年都要住几次院,这次已经住了50多天,办了两次出院都没能回家……” 
  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症最直接的影响是骨质薄、易变形。“骨头最薄的地方大概只有两三张纸的厚度”,郭松林拿手比划了一下,起初他还能坐着,渐渐的只能卧床平躺,甚至翻身都会有骨折的危险。 
  2013年夏天,郭松林病情恶化,“当时一直在吐血,住了好几次院,以为自己不行了。”清醒之际,他通过网络登记,与省红十字会签下遗体捐献协议,“我想,如果自己真的要离开这个世界,还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重生。” 
  熬过那一段艰难的时刻,郭松林又开始了网络志愿者的工作。 
  命运似乎对这个家庭显得格外残忍。2014年,郭松林的母亲王环珍被诊断出结肠癌。这个贫困的农家已经无力负累,为了给母亲找到救命钱,郭松林无奈在网络上发起募捐。 
  一位“宝贝回家”志愿者无意浏览网贴,因此才发现那个每天挂在论坛上对大家有求必应的“遥哥”,竟然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最需要帮助的人。 
  在央视《等着我》播出了郭松林帮助邹细发夫妇寻找儿子的故事后,还发布了一个公益募捐账户,为郭松林筹集治疗费用。目前,网络上的捐赠还在继续中。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坐起来,自己照顾自己,为父母减轻些负担。”躺在病床上,郭松林期待新年能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求医。 
  然而,除了治疗费用,还有一道大难题——郭松林如何出行?在医院卫生间,有一块旧床板。郭定发说,出门前得把郭松林用棉被包好,先挪到床板上,再抬到车上平放,如果要去外地,还不知道怎么办。 (记者 尹立群 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