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访虾塘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7-9-21 08:36
本网讯 初秋的阳光依然明媚,洒在碧绿的水塘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泛起粼粼的波纹,这是9月17日早晨的杨林尾镇白字村。
放眼望去,一口口虾塘方方正正,整齐排列,宛若蓝天下的“绿宝石”,闪闪发光。勤劳的村民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那忙碌的身影,成为秋日里的动人一景。
村民郭珍红40多岁,皮肤黝黑,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虾塘,清障、除草、整理田埂,片刻也不停歇。
“5亩虾塘,卖了6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1万多元。”虽只略有盈余,但头一次养殖小龙虾的郭珍红很满足,他擦擦额头的汗水,憨厚地笑了,“明年,我就不用开挖池塘、买抽水机了,减去这些开支成本,来年还要翻几个筋斗云。”
白字村地处杨林尾镇偏远地带,内垸低湖田较多,适宜发展水产业。2015年,市纪委监察局精准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确定小龙虾种养殖探索方向。
当年,经村民代表大会摸底,全村有意向参与小龙虾养殖的贫困户达到24户,涉及耕地面积为438亩,年底完成小龙虾套养准备地有17户,超过300亩农田面积。
说干就干。第二年,全村发展龙虾养殖大户2家。其中,养殖大户许忠成的小龙虾散养水面达到40亩,每年收入超过8万元。白字村村民肖飞常年在外打工,2016年回村里承包了30亩地进行小龙虾精养,当年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大户带头,示范效应初步显现。许忠成、肖飞、郭珍红、许伦平、许爱军等村民纷纷加入养殖小龙虾的队伍。在村民许伦平的虾池边,堆放着小龙虾爱吃的水草“吃不败”。他笑声爽朗,“明年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早在今年6月份,经过两三个月持续的投喂捕捞贩卖,开春投下的虾苗基本上长成成虾卖完。算算细账,开虾池的全部成本回来八九成。许伦平开春投入的4.5万元的总成本,收回了4万元。
6月以来,村里虾农合计着下半年再来一茬小龙虾。为了保证投苗成活率,市纪委工作队和虾农一道请来养虾大户、水产技术人员传授技术。
虾农摸索着进苗投喂,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补投虾苗。按照水源相近、地域靠近、少量多批的方法,他们从周边购进虾苗补投,确保了小龙虾的成活率在70%以上。(记者许立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