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1日上午,仙桃城区仙下河北侧桃源大道,一座座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沉井整齐排在路边,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地下沉作业。这是仙下河截污工程的一部分。沉井下沉,避免将道路“开膛破肚”,实现管道埋设、截留污水的目的。
仙桃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仙下河截污工程,投资1.3亿元,自秦家湾起,沿河埋设截污管网,将仙下河以北老城区的污水,引入城东污水处理厂,彻底改变雨污合流的尴尬现实。
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治水,仙桃从堵口截污开始。仙桃市计划今明两年投资17.1亿元,对和平路以西、西环路以东、滨江大道以南、沔州大道以北区域,进行河流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整治面积60平方公里,建设或改造雨水管网29千米、污水管网118千米。自3月以来,陆续启动了黄金大道、仙桃大道及沔街大道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开展仙下河、汉南河等城区河流截污改造工作;逐步疏淤四清河、城乡渠排水管网。
污水应收尽收,也要应处尽处。“城区管网完善后,污水收集率大幅提高,处理能力也要‘水涨船高’。”在城东污水处理厂,两台塔吊不停“转身”“摇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今年9月底,该厂的处理能力将由6万吨扩大到12万吨,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A。仙下河、城西污水处理厂及仙苑污水处理站也在加快提质扩容改造。同时,按照PPP模式,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畜禽养殖粪污直排,是影响农村水环境的“痛点”。按照全省要求,仙桃市锁定辖区内禁养区养殖场数量,目前禁养区内386家养殖场全部关停、拆除。农业部门全面推广种养一体化、政府+养殖户+合作社(PPP)、产业对接、商品有机肥、黑水虻养殖等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模式,利用率超过80%。仙桃市还入选2017年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市,获中央补贴资金3650万元。
做好“水”文章,还要念好制度制约“紧箍咒”,划出绿政考核“硬杠杠”。推行河湖长制全域覆盖,明确36条市管以上河流以及10个湖泊的河湖长及相关责任部门,对全市主要河(湖)开展排污口专项调查。建立乡镇河流跨界断面考核机制,定期通报水环境质量,高举绿色发展的问责“鞭子”,倒逼责任落实。(记者胡纯波)原标题:源头截污扩容治污 我市全面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