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8月16日,雨后的沔阳公园,芳香四溢,一对母女坐在石凳上,安然地诵读林语堂的《读书与不读书,人生大不一样》。
母亲名叫朱彩霞。阅读与朗诵,让这对母女跨越岁月的鸿沟,生活中无所不谈。
朱彩霞身上,有着多重身份。她既是市朗诵协会会员,又是悦度读书会会员。
今年以来,长江读书节大力实施“领读者”大型阅读推广行动,面向全省招募100名领读者,推进全民阅读建设。我市朗诵协会长江书社毛汉梅、悦度·时光吧李华等6位成功入选百名领读者。
朱彩霞作为领读小组众多成员之一,不遗余力地向亲朋好友们推广阅读。
与她一样,在我市,仍有不少个人及团体,奋力向周围的群体播撒阅读的种子,献上一份文化盛宴。
今年5月,市朗诵协会积极参与“长江读书节领读者”活动,成立长江书社、汉水书廊、深柳读书堂、香如故诵读部落和三味书社5个领读组,吸纳书友800余人,将“每周一读”更新至“每日一读”,掀起了诵读经典的新一轮热潮。
6月以来,市朗诵协会独创微信广播剧,通过分角色诵读,激发成员们的读书热情。
“一开始,大家并不敢尝试。现在,每次排演广播剧,大家都会争相‘抢角色’。”毛汉梅说。在朗诵协会里,女会员多,男会员少,她逐个做通男会员工作,将他们拉进广播剧排演的队伍中。
“朗读,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圆梦。”毛汉梅说,朗诵协会的成员,大多在40岁以上,在他们那个年代,阅读资源匮乏。如今日子好过了,他们急切地渴望通过朗读,圆一圆自己年少时的梦。
作为悦度·时光吧领读者的李华,每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每天都要花2个多小时做公众号。”她说。她所谓的公众号,是专为会员们打造的作品集。从愿意分享朗读作品的第一个人开始,她一直坚持到现在。
“作为领读者,我有责任带着大家一起‘玩’阅读。”她说,交流思想比推荐书籍更有意思。如今,悦度·时光吧已有成员300多人,线上每周进行三次“九点读书”,线下每月一次交流,已成为群员之间的约定。
阅读热潮,加快了公立图书馆的建设与开放步伐。目前,市图书馆已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干河德政园社区等首批8个镇办图书馆分馆,流动图书车将定期为各分馆更换新书。
“将市内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镇办,以实现城乡公共图书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市图书馆副馆长王红艳说。
公园,家庭,校园,图书馆,徜徉书海,沐浴书香。如今的仙桃,已有多个读书组织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满城的书香,缓缓流淌。 (记者张曼见习记者蔡玲实习生熊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