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木兰”二字,心里会莫名升腾一股敬佩之情,不过此木兰并非彼木兰。
进入彭场镇木兰村地界,突然眼前一亮:道路整洁,水清岸绿,门前沟渠内,朵朵睡莲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娇艳欲滴。
到木兰村,131岁的老杨树是要去看的。成长于民国时期,经历了战乱、灾祸的它,根系发达、枝繁叶茂,5个成年人手拉手都很难抱得住它。当地人逢年过节,都要来此祭拜,祈求平安。这里,也是在外游子寻找乡愁的绝佳去处。
木兰因老树得名,却因清洁工程崭露头角。前不久,在全镇清洁工程年中考评中,木兰村与中岭社区综合得分并列第一,入选全市清洁工程示范试点村。
整治村庄环境,木兰人快人一步。早在4年前,就忍痛拆掉村里4家猪场和鸡场,让一泓清泉入村来。
“治污是大势所趋,迟拆早拆总是要拆的。”村党支部书记许佑林说。
一步主动,步步主动。今年5月,当别的村还在畜禽污染治理绞尽脑汁时,木兰村已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处理。
完善通村、通组公路,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疏浚沟渠,打通河网“任督二脉”;造林增绿,打造天然氧吧。2年时间,木兰村实打实投入10多万元“真金白银”用于村庄整治。眼下,40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正加快建设。
环境美了,住着舒心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热情高涨。老党员周超不仅清扫自家房前屋后,还自发修补路边破损道路。村民陈俊常年不在家,听说收缴卫生费,第一个交钱:“村里把环境搞这么美,不交钱说不过去。”
在木兰村,想找到一根晾衣绳是很难的。许佑林说,晾衣绳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此,村“两委”掀起一场“晾衣绳革命”,将全村大大小小晾衣绳全部拆除,换之以移动式晾衣架。对同意拆除的村民,每户补贴10元,引导他们良好习惯养成。
“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该镇清洁办主任彭涛说。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字眼,却是对一个地方的至高评价。
小小木兰花,沉寂后终将尽情绽放。(记者邓一凡见习记者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