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2025年5月18日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上善若水任方圆 ——对话汉江小学校长肖飞

时间:2017-8-1 10:48

    汉江小学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余年办校历程,从最初的村小蜕变到如今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发展成果硕果累累,先后获评国家“优秀图书馆”、省“少先队工作示范校”、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这所薄弱校的涅槃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改革探索? 
    7月30日,记者与校长肖飞就“薄弱校”如何乘势突围展开对话。 
    记者:汉江小学在全市同类学校中,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但近年来,学校综合实力逐渐增强,您能具体谈谈学校是如何逆风而上的么? 
    肖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南城新区的扩展,人口迁移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源,这对我校来说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城区新建的小学在办学规模和教师成长上也是井喷式发展,我校虽是一所“老校”,在竞争中如若安于现状只能像大浪淘沙般被淘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实师资力量。 
    我们每年列出专项经费,着重加强教师培训。仅今年春季学期就先后输送教师外出培训30多人次。老师们带回好的经验做法,回校后在汇报课上交流心得体会,把输入变输出,这样学习效果就很明显了。 
    另一方面,我们还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发挥教师主动性。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经常集中学习业务,只要有机会,有问题,大家就凑在一起交流研讨,常思常学。 
    教师素质提高了,各科骨干教师相继涌现,像何伟、刘明等12位教师被评为学校“学科名师”,易霞老师被评为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段菲菲老师被评为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记者:如果说教师是学校的基石,那教学质量则是学校的生命。您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有何特色? 
    肖飞: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我校坚持“一师一优课”晒课工作和开展课题研究。 
    为把“晒课”落到实处,学校分学科对所有教师进行实名认证,并在网站上创建四个网络教研平台和名师工作室,分别由学校和市级学科带头人负责,老师在这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晒课堂,比教研,每位教师的活动情况还将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形成常态化。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课题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网络条件下的集体备课研究》这个课题为切入点,把集体电子备课的内容与学校课程整合起来,引领教师广泛参与,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给孩子一味地倾倒知识。我校尤其重视学生习惯养成,希望学生的成长轨迹与我校“上善若水,方圆相融”的办学理念一样,像水一样平和淡然。 
    我们以书法课为突破口,聘请市书法家协会名师进校授课,在一笔一划中,注重细节,引导学生不急于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们于潜移默化中终会受益。 
    记者:您校教师结构偏老龄化,除了精神层面的引领,如何让老教师更好地发挥余热? 
    肖飞:我校教师平均年龄46.8岁,老师们在师德和敬业精神上那是没话说。很多临退休教师仍坚守在教学一线,他们对学校有着很深的情结,就像维护自己的家一样,都自发的为学校着想,这让我很是感动和佩服。 
    我们每年都定期开展“教师讲堂”等互动活动,通过交流分享,让老教师们的价值发挥最大化,年轻教师又能有所收获,吸取养分快速成长为中间力量。通过这些激励措施,让全体老师相互交融。 
    此外,学校需要老师做的工作,校领导都带头学,最先做。比如,现在上课都实行班班通,从零开始用电脑教学,极大的挑战了老教师们大半辈子的教学习惯。学校领导就要率先示范,激活老师们的积极性。我们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基础培训,从最简单的开关机教起,再做课件,如今,老师们的授课质量都很高。 
    其他制度层面上,我想,大部分学校都大同小异,而就各自学校的发展特性而言,我们只是主动把握住了老教师们的热情,并将这种热情转化成工作的原动力。   (记者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