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党的第一天起,我的思想就交给了党,行动就交给了人民。”6月29日,长埫口镇建党96周年庆祝大会上,70岁的无职党员李贤汉一席话掷地有声。带头认岗
在长埫口镇田李村,人们总爱说李贤汉:“爱操闲心,爱管闲事;好了别人,亏了自己。”他淡然一笑:“人一辈子就几十年光景,多做点对大家有益的事,对人对己都是值得的。”
有着51年党龄的李贤汉,曾担任长埫口区田李大队生产队长多年。在他的带领下,田李大队创出了不少优异成绩,多次被区政府评为先进生产队第一名。
随着形势的转变,农村无职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党员先进性标准之间呈现出较大差距。在基层党组织,无职党员不能、不会、不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长埫口镇委探索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新举措。
得知这一消息,他带头认岗,并选择了志愿服务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最怕的就是有事不便管,有劲使不上。我要做一个无职有岗、无位有为的人,尽情地发挥余热。”奔跑一线
“多亏了李爹,我们的庄稼才长得这么好。”7月17日,望着田地里绿油油的庄稼,田李村的农民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4月,村里的排水沟堵塞,殃及40多户农民100余亩田。村民们找到李贤汉,他在田埂上忙活了5天,独自换上了一根新钢管,排水沟恢复正常。
多年来,他一直为本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奔走。
本村6组的路一遇雨天便坑坑洼洼、泥泞难行。2006年,他下定决心,联系本组几名党员,商量解决方案。
在他的带领下,76个村民主动到砖厂拖运砖渣、炭渣120车。他连续奋战8天,并自掏腰包200元支付货车费用。
为他的这一举动所感动,村民户户拿钱支付运输费,一条400米长的坎坷路,在他的带领下得以整修平坦。
20多年来,小组的农田需抽水整田或排渍,李贤汉一直奔跑在一线,没有丝毫怨言。赚来信任
2016年7月,10多天的大雨使田李村2500亩农田全部淹没,村党支部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李贤汉自告奋勇,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排涝除险。
连续奋战17个昼夜后,他才知道自家喂养的30多只蛋鸡已被洪水冲走。
当洪水退却后,他又考虑各种病菌来袭。想到不能让病菌感染每一位村民,他立即骑上自行车,赶往4公里外的镇卫生院取药。
按喷药要求,高温阳光下施药最为有效。他冒着酷暑,背着15公斤重的药桶,在本组房前屋后喷施消毒药4个小时。这一次,他中暑了。在吃药打针过程中,他仍心系村民的健康,询问村里是否有病毒感染。
不仅为本村村民做公益、办好事,李贤汉还多次走向社会献爱心。
“作为一名农村无职党员,虽然累了些苦了些,但收获的除了快乐,还有组织和群众对他的信任。”他说。自愿选择志愿服务岗以来,村“两委”有事便跟他商量,村民家里有事也爱找他出谋划策。
想起这些年来的艰辛和收获,他笑道:“别人赚钱,我‘赚’的是信任。金钱也许会成为过去,但信任是不会远走的。”
(记者张曼通讯员蒋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