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出了20个工,一天150元,我这个月能拿到3000元哩。你呢?老郭”“我上月也有18个工吧,拿个2700元的工钱没问题!”一旁的其他村民也掰着指头,美滋滋地算起工钱来。
7月11日上午,位于杨林尾镇兴隆村的东方日升项目工地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排列整齐有序,往来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闲暇之余,66岁的郭小海与村民们相互打听着对方上个月的工资情况。
郭小海是杨林尾镇兴隆村人,种了一辈子的地。家里4亩田,年年望天收。遇上灾年,往往还会“折本”。
去年,杨林尾镇打出“光伏小镇”旗号后,积极招引光伏企业入驻。经过多方努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光伏能源的“领跑者”东方日升在兴隆村落了户,总投资12亿元,用地4200亩,分三期建成集休闲旅游、农业采摘、光伏发电于一体的项目基地。首期投资3.6亿元,在兴隆村流转土地1200亩。
项目动工前,镇工作专班上门,讲政策,算收入。郭小海与村民们二话没说,爽快地签下了协议。“这样的美事,我们求之不得。”郭小海将自家的4亩地“出租”了。
就在签协议当天,工作专班按一亩地一年1000元的价格,现场将4000元的现金给了郭小海。
好事还在后头。项目启动后,郭小海成为了第一批过来打工的村民。帮忙挖土、倒地基、立支架,忙得不亦乐乎。
对郭小海来说,既收了租金,又赚了工钱,这是人生“头一遭”。项目启动后5个月,2万元进入了他的荷包。与郭小海一样,村里其他237户村民也当上了“包租公”和“上班族”,双重收入让他们乐开了花。
整个6月,仅兴隆村在项目内打工的村民,就一共拿到了30多万的工资。
为了方便村民找事干,兴隆村还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专门与东方日升对接,优先从本村择人做事。
郭小海还有期待。眼下,东方日升已并网发电,规划建设的果香田韵区、碧波花海区、旅游观光区也在启动中。待设施农业上马,郭小海又会迎来增收的春天。
“听镇上人说,一批光伏企业正在抢滩杨林尾,这块地方热起来了,”郭小海咧着嘴说,光伏小镇响了,群众生活亮了,日子更有奔头啦! ( 记者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