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老农贸”漂亮转身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7-7-13 07:22

     “以前,要撸起裤腿跑;现在,大可穿着鞋子走。”7月10日,记者来到宏达路农贸市场,市场管理人员鲁军江一语道出“创城保卫”前后的市场巨变。 
     宏达路农贸市场作为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每日人流量将近3万人,创城保卫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市场管理人员兼有保洁员、监督员、执法员等多重身份。 
     以治乱、治脏为重点,这支50人的队伍,彻底清理农贸市场内环境卫生死角。 
     记者在场内观察,占道经营,没有;路面积水,没有;车辆堵塞,没有。有的只是敞亮的大棚和秩序井然的摊贩。 
    早在2013年改造市场时,市场管理方就对宏达路农贸市场进行了划行规市,按照资源整合、行业集中、有序经营、方便消费的原则,借鉴超市经营模式,对市场进行了统一规划。 
    来到蔬菜区,菜已卖尽的菜贩攀上台面,认真擦拭着每一寸台位。腌菜区里,摊贩佩戴统一口罩与衣帽,将纱布盖满一盘盘腌菜。鱼区内,市场投入30万元改造的“鲫鱼背”,将积水向两侧疏引。 
    “地面干净了,道路畅通了,鱼区没积水了,也没有缺斤少两了。”正在买菜的市民肖美枝欣喜地说。 
    对人,要求严格;对物,并不松懈。市场内的垃圾桶,每日进行清洗,早晚喷洒灭蚊药物;定期投放灭蟑螂及灭鼠药,防止病毒感染;台面、地面、下水道,定期进行维修。 
    “牛肉区、藕区、早点区,这些都是重灾区,要重点预防。”鲁军江说,在最初进行市场严格管理时,很多菜贩及商户习惯了以前的旧模式,对创城保卫带来的改变抱有抵触心理。而当他们看到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后,又转而积极配合。 
    “现在比以前客流量大多了,引导得好,管理得好,什么都好!”正在摊位上剥菱角的丁正传喜不胜收。 
    白班13人,夜班13人,创城保卫攻坚战正酣,农贸市场将工作人员分成两班人马,早晚巡查,进行管理上的无缝对接。 
    “只有每一个‘我’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创城’的成果,24小时无缝工作,我们没怨言。”鲁军江坚定地说。    记者 张曼 实习生 熊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