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兵,皇河故园管理所销售科科长。作为“天堂的守望者”,从业18年的他,用温情与隐忍、专业与敬业,让告别变得美丽,让生命的离去不再是终点,而是延续的开始。
1999年,31岁的张同兵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市殡仪馆工作,先后干过遗体搬运工、火化工和整容师。因表现出色,2007年,张同兵调任市皇河故园管理所销售科科长。
“殡葬无小事,安葬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坚持100%不出差错是张同兵一贯的工作态度。从墓穴订购的咨询、刻碑、落墓直至建档,每一道程序他都严格把关,确保严丝合缝、规范明确。
故园每天面对的都是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家属,工作中难免遇到“丧闹”现象。而多年来,张同兵总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将一个个矛盾化小、化无。
7旬的刘爹爹每次来故园祭拜老伴,都要找张同兵叙旧。
“我们是不打不相识”。刘爹爹回忆说,几年前为老伴订购墓穴,等到立碑那天,才发现碑文有错别字。气急败坏的他,坚决要求换碑。
碑文的内容都是经过丧属严格的过目和签字确定的。面对老人的无理诉求,张同兵没有据理必争,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做工作。最终,自知理亏的刘爹爹同意在原墓碑上修改。
为确保修改工作不出纰漏,张同兵全程监工,并征询刘爹爹的意见,让刘爹爹十分满意。离开时,张同兵主动掏钱付车费,细心、有爱的举动让刘爹爹至今难忘。
因为世俗的偏见,殡葬业屡屡遭遇旁人异样的眼光。和同事们一样,张同兵默默遵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主动与人握手,不说“再见”,过年不轻易跟人打电话或发短信。
即便如此,他仍以殡葬人为荣,并为之执着坚守10余载。
在所里,张同兵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更勇于承担责任。“别人避之不及的事,他总是往自个身上揽。”分管销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业务上但凡出现扯皮拉筋的事,都由他出面协调解决,十分难得。
干活不惜力,做事不张扬。他如一头埋头勤劳的老黄牛,默默耕耘在故园,用心守望天堂口。 (记者邓一凡通迅员刘骏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