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们大岭几乎天天有人来参观。”6月26日,彭场镇大岭村党支部书记夏必良接待完一批来自武汉郊区的考察团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张口就说出了心里话:“没有土地增减挂钩,哪有今天的看点?”
“我早就想提升大岭的颜值,让大岭既有面子,又有票子。”夏必良介绍,大岭的土地增减挂钩是从今年3月开始的。不到一个星期,全村拆掉了383户房前屋后的猪圈、草堆、厕所和无人居住的老宅,平整良田260多亩。村民们说,我们主动拆屋,不是要钱,而是要发展。
土地“活”,全局“火”。眼下,大岭办起了牛鼻岛旅游合作社,吸纳农户187户、股本近2000万元;建成了千亩光伏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光伏+农业+旅游业的康庄大道。“土地集中、人心归拢、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共谋发展”的20字方针开始变为生动现实。
大岭是彭场推行全域土地增减挂钩的缩影。截至目前,彭场已复垦土地2100多亩,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到位资金1200多万元。
彭场的城镇化率超过70%。青壮年劳力或早已就近务工经商,或远走他乡创业创富,大量房屋成了空壳,房前屋后的土地长期被闲置。
今年初,彭场争取到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市财政局的支持,成为全市首个实行全镇土地增减挂钩的试验示范镇,并印发了实施方案。
用彭场镇党委书记马培祥的话说,实施这一项目有利于推动“四化同步”和水乡田园建设,打造“湖北第一镇”。
彭场是全省“四化同步”试验示范镇。市委市政府要求彭场打造“湖北第一镇”。彭场将土地增减挂钩与推进四化同步、建设“湖北第一镇”有机结合。镇委镇政府在全镇50个村调查摸底,了解项目实施地点、面积、房屋拆迁户数、家庭情况、住房条件、建房年限及建筑面积等基本情况,确定在27个村(居)启动首期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规划团队进驻彭场制蓝图、定方案。市土管、财政等部门跟踪服务,精准服务。27个村的建设项目像实施一个工程一样同步展开、同步推进。
“让盆景变森林,就是试验示范的落脚点。”马培祥说,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推进让他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群众的积极性这么高涨,全镇50个村今年底都将完成土地增减挂钩任务,提前一年实现既定目标;没想到群众的创造性这么强,一批渔光互补、农旅结合等好项目大项目相继开建;没想到外出多年的一批亿万富翁要回乡办实体经济,发展三产业。
走马彭场,记者看到,项目实施村颜值提升了,基础设施改善了:道路两侧树成行、绿成荫,复垦土地开始种粮植棉。
土地占补平衡也为彭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用地指标,拓展了发展空间。一批新项目开建,一批老企业扩规。工农携手、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已在彭场悄然形成。(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