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仙桃要闻 >> 查看内容

葡萄熟了,移民笑了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17-6-19 07:43

  本网讯 “来,客人们请进园子,尝尝新摘的葡萄。”6月16日,三伏潭镇百亩湾村葡萄种植基地,移民赵波热情地招呼。 
  他口中的“客人”,其实是市农业局的“专家小组”,包括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蔬菜生产办公室、农广校、特产科等技术人员。瓜果飘香季节,他们组团下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传经送宝,释疑解惑。 
  走进园内,近百米长的葡萄架,枝叶茂密,藤蔓缠绕,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在枝杆上,伸手可摘。 
  两旁,28个大棚依次排开,串串葡萄颗粒饱满,密密麻麻挂满枝头。黑中透红的,是“夏黑”;红中带紫的,是“黑芭拉多”。黄绿耀眼的,是“阳光玫瑰”。一颗颗,一串串,如玛瑙,似温玉,娇艳欲滴。 
  葡萄架下,妻子郭婷手脚不停,分篮、包装、封口……一盒盒香甜的百亩湾葡萄,带着移民们辛勤的汗水、深厚的情意,运往四面八方。 
  “来到仙桃7年,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乡。”赵波黑黑瘦瘦,咧嘴一笑。他们是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小细裕村人。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一家人迁至百亩湾村移民安置点。当地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及时开展农业生产。 
  2014年,在市移民局的扶持下,赵波建起了葡萄基地。20个大棚,移民局补助每个大棚3000元。赵波和妻子专门前往浙江金华,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当年冬天栽苗,次年生长,第三年首批葡萄成熟。 
  “小面积挂果,一个棚子产量不到200斤。”虽然不太乐观,赵波并不气馁,在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上下功夫。市农业局多次组织专家来到基地指导,给赵波一家人增添了信心。去年,他们扩大基地面积,达到28个大棚。 
  今年是葡萄园首次大面积挂果,从6月3日上市开始,每天可供1000斤,预计产量可达10000多斤。 
  “王站长,田间施肥如何管理?”赵波一边咨询,一边递给市土肥站站长王必武一串“黑芭拉多”。王必武品尝后,对症下药,“通过有机肥的施用,改善葡萄品质,减少病虫害发生。” 
  农技推广中心黄永洋主任传授“秘笈”,“俗话说,剪子口里出黄金,一剪下去管三年。整枝收果特别重要。” 
  市蔬菜生产办公室副主任邓春梅现场支招,“现在是梅雨季节,大中棚及遮阳设施要做好暴雨大风防护,拉紧绳索,加固棚膜、遮阳网和防虫网。搭架吊蔓的露地蔬菜,注意检查加固架杆和蔓绳。” 
  “有这么多专家现场诊断开处方,我们更有信心啦。”明年夏季,将迎来葡萄园的“丰产期”,赵波一家人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闯出富路来。(许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