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湾碧水环绕,沿岸麦浪翻滚,屋舍俨然,炊烟袅袅。汉宜高铁穿村过,时有动车呼啸,给静谧的村庄平添几分现代气息。
王滩村,因滩而名,因水而美,但滩涂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见踪影。雄踞郑场镇东南角的村庄,南接毛嘴镇,村内剅闸沟渠众多,水乡泽被,在创建森林城镇的整体规划下,正乘着绿色发展的快车,悄然蜕变。
沿徐毛公路前行,河岸苗木错落有致,一棵棵、一排排站成一道绿色风景线,一路向北绵延15公里,直抵汉江大堤。
每户人家门前都用白绿相间的篱笆围起一方小花圃,楠树、桂花、玉兰、紫薇挨挨挤挤,在微风中尽情舒展着身姿。
开窗见景,推门见绿,在虫鸣鸟叫中放空心灵,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颇有种“头枕汉江听水声,眼观杂花盈原野”的独特水乡田园风情。
如今的王滩告别了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日子,从前水绿村洁的秀美乡村又重归视野。
“除了美化主干道,我们还因地制宜在六、七、八组村民门前开辟果园,种植桃树、橘树等树苗。”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介绍,苗木由镇里统一发放,种在哪家门口就自行管理,挂果后自己受益。既美了村貌,也鼓了腰包。
一间二层小楼房一溜排开,新建的40多户住宅已入住了一半。在王滩小区,该村利用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请来当地老板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开发区,吸引附近村民拎包入住。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根本下不了脚。”村民刘从厚说,“现在环境变好了,农村空气新鲜,水质干净,出行也方便,住在这里不比住在大城市差。”
以美为形,以业为基。扮靓面子,村里发展还要厚实里子。占地300亩的服装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吸引人才回归。
“村里4000多人,一半在外打工,服装产业园建成后,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就业。”对于今后的发展,张国华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