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日一大早,郑场友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业全又接到河北石家庄农副产品收购大户杨利彬的电话,要从这里再购进一批“富硒小麦”。
一个星期前,杨利彬在友发买走郑场小麦190万斤,已全部售罄。他在电话里透露,很多客户正是看中了他手里的“富硒牌”。这批货还未到,杨利彬就贴出了海报:“仙桃富硒麦面”,招引顾客。
“仙桃小麦富硒,有权威依据,而且颗粒饱满,无赤霉病,与北方小麦有得一比。”杨利彬说。
而在过去,杨利彬等北方客户对南方小麦并不大看中,颜色不大好看,面筋力道差,病害粒多。但近年品种有改善,特别是有了富硒品牌,“仙桃的富硒麦子很好卖。”杨利彬说。
和杨利彬一样,安徽阜阳的季景君,江苏徐州的冯老板都打起了“富硒牌”,成百上千吨仙桃富硒小麦一到当地,就成了“香饽饽”。
“牌子一响,黄金万两。”卢业全笑眯眯地告诉记者,10来天,从友发收购的首批1100万斤小麦已全部销往河北、山东、安徽、湖南四省,收购价比去年同期高出近一角。
“酒好也怕巷子深”。一个多月前,友发新建了两个QQ群,主推富硒小麦等仙桃农产品,吸纳全国各地客户250多个。线上交流、线上下单、线上付款、款到发货,成为友发的经营新模式。
新品,新招,新感受。卢业全说,友发的客户群越来越大,越来越牛,一次吃进100万斤左右。“以往我们缺客户,现在是选客户。”
友发火了,友发合作社的640多个社员也跟着沾光。贾窑村的曾繁兵,50亩小麦全部卖给友发合作社,收入3.5万多元,比去年净增10%。曾繁兵说:“明年,我还要多种小麦。”
不光郑场,眼下,全市70%以上的小麦都被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的粮贩子“抢”走。(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