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城区东部,老318国道两侧,一座现代化的小镇拔地而起。
长埫口镇,被称为仙桃的“东城新区”。随着机场、港口的相继落户,如今的她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鄢湾村,10米宽、2公里长的通港公路连接仙桃港区综合码头。这是汉江第一个可装卸集装箱的综合码头。
在曾台村,宽敞笔直的航空路直达气势恢宏的仙桃机场。这是湖北首个通用航空机场,全国第一家标准化通用航空机场。
坐落于该镇的华润电厂,也将结束仙桃无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历史。
5月14日,记者踏访小镇,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腾飞发展的强大气场随处可见。
小村里的“飞机场”
14日一大早,叶集村五组村民杨爱军准时来到仙桃机场“上班”。穿上工作服,做起保安一丝不苟,碰到参观的客人必礼貌问好,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前几年,他还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机场建起后,他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机场工作人员。“小村建起飞机场,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语气里,满是骄傲和自豪。
2013年9月27日,国网通用航空华中直升机基地终于“铁定”在长埫口镇。仙桃正式进入“水陆空”三位一体“大交通”时代。
项目总投资4.6亿元,大手笔开建。经过近两年紧张施工,去年1月,国网通航仙桃机场正式启用,成为国网通航公司目前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全的基地,主营江西、四川等五省一市总长8万公里的高压电网及3万公里的特高压电网巡检。
空中俯瞰,阡陌纵横,沃野千里,几栋建筑巍然耸立,彩旗在蓝天白云下高高飘扬,“仙桃机场”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时而,直升机轰鸣作响,腾空而起,飞翔天际。
和杨爱军一样,附近曾台村、汪角村、黄益村、剅东村不少村民受益于机场建设,在这就业打工。
曾台村,坐落在318国道两边,曾是长埫口镇较为偏僻落后的村庄。村支书杨小明说,“前几年,路难行,设施差,难致富。很多村民跑到外面淘金,308户人家,只剩下老弱病残。”
仙桃机场建设后,一期二期共征用了村里80多亩地。“沾了仙桃机场的光,村里的路修好了。”杨小明说,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笔直的航空路,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路拉通,人盘活。在外打工的村民看到家乡发展大好前景,纷纷“回巢”,建新房、搞养殖、做产业,个个风生水起。
家门口的“第一港”
“哐当”,“哐当”,这样的打桩机声音,对于鄢湾村村民来说习以为常。
六组徐百金老人,没事就到仙桃港区综合码头工程建设现场转一转。仙桃港离他家,不过300米远的距离。
活到78岁的年纪,徐爹爹从没想过,家门口竟然建起了港口码头,“建好了,我们都享福,都沾光。”
徐百金说,以前村里路不好走,深一脚,浅一脚,一天穿坏一双草鞋。现在,大路修到家门口,新鞋穿一年不会烂。一切得益于码头的建设。
2012年,仙桃港区综合码头工程落户长埫口镇,总投资2.6亿元,由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新港汉江集装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个泊位。经过紧张建设,首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
14日下午,在鄢湾村村长鄢修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施工现场。只见港区内耸立着高大的起重机和集装箱装卸设备,海关联检楼、候工房、变电所等配套单体建设施工已经完工。挖掘机、搅拌机等车辆穿梭来往,一派繁忙景象。
走上码头,望见江水奔腾不息,水域开阔壮观,千吨级的码头泊位,像巨龙一样依偎在汉江的怀抱。据介绍,建成营运后,将实现仙桃港、武汉港、上海港的无缝对接,打造出一站式物流进出通道和全程物业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年均2000万元左右。
武汉新港汉江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华忠算了一笔账,“目前,一个标箱从彭场镇运到武汉阳逻港,大概需要1800元。仙桃港开港以后,运输费用在1200元左右,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运输成本。”
意义不仅于此。周边4个县市近8万标箱的集装箱,将弃陆走水至武汉新港转运出口,水运综合交通的区位辐射功能和交通枢纽作用更为突出。
“以前有病想早‘走路’,现在有病非要看。”徐百金乐呵呵地说,“形势好,看市景,赖倒活。”他的侄儿、侄孙在广州等地发展,看到村里变化大,回来还在老台基上建起了两栋小别墅。
路修好了,港口建起来,群众致富热情高涨。一组村民鄢新海承包了12亩鱼池,二组村民鄢烈成带头喂养15亩小龙虾,还有的村民信心满满打算开酒店、建农家乐……小镇的华丽转身
眼下,以华润电力为龙头,布局长埫口镇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热潮涌动——保税物流园完成挖沟放线;江汉货运铁路正在抓紧建设;仙桃港综合码头即将开港;砂石码头将在汉江沿线集中;国网通航仙桃机场计划扩规;318国道扩宽升级为一级公路;东城大道通车;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开工建设;通港公路拓宽工程进展顺利。
十大工程关乎仙桃未来发展,也让长埫口镇孕育着巨变。
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依托这些重点工程,他们谋划了东城“一区四园”:利用国网通航仙桃机场,规划打造临空经济产业园;以仙桃港综合码头、通港公路这一点一线为重点,规划打造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依托格林美龙头拉动,结合当地汽车拆解资源,规划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华润火电项目,规划煤电循环产业园。
一个大项目,造就一个新产业。有了国网通航,海航驾驶员培训基地和欧洲空客欧直亚洲维修中心等项目递来了“橄榄枝”。据了解,今年该镇将全力招引10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5个。
这个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全覆盖的小镇,将不断为当地百姓输送各种“福利”,完成华丽蜕变。(许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