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8日清早,郭河镇光辉村村民曾令高来到该镇编志办公室,找到主编印晓理:“父亲今年92岁了,头脑还算清醒,可以为您提供一些信息。”
这个于3月13日新成立的办公室,一个月来,一直是门庭若市。
“听说镇里要编志,大伙儿高兴坏了,这是几代人的夙愿啊。”曾令高感慨。
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沔阳县兴修地方志,全县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郭河也不例外。负责编志的4位工作人员,花了3年时间从事这项工作,却最终因资金问题未能编辑出版,导致如今“郭河无志”。
“在那个年代,唯独郭河没有地方志。”印晓理回忆。如今,过去编纂《郭河志》的人年事已高,历史资料已全部失散。
在去年的镇人大会议上,74岁的印晓理等退休老干部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上,他们再次将“编纂镇志”这一想法作为提案,向镇相关负责人反映,得到镇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一个镇没有镇志,就等于没有历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遗憾。”他说。
3月13日,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郭河镇镇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盛世兴修志,不能再拖了。”他说。为了方便几位退休老同志编纂工作,镇里特在古河社区腾出一间屋子,成立郭河镇编志办公室,印晓理、杨代洪、赵咸成3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主动承担了此次编纂的文字工作。三位老人每日8点钟不到便来到办公室,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投身于郭河镇志的编纂中。
“修志不比出书,难度大,作为老同志,我们希望能发挥余热,为郭河的历史添上一笔。”印晓理说,镇志编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资料涵盖政治、经济、人物、生活方方面面,更需要统计、档案、组织等部门的多方配合。
目前,《郭河镇志》目录大纲已出,三位老人乐此不疲地在各个村庄穿梭着。(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