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荆楚仙桃 >> 首页 >> 卫健委专题 >> 查看内容

“中国医生好样的!” ——记市妇幼保健院援非医生汪维

来源:仙桃日报 时间:2023-9-19 20:38

  9月7日,结束整整2年的援非医疗任务,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汪维回到家乡。走出武汉天河机场,她就被眼前的一幕浸湿了眼眶,十多位同事用笑脸、鲜花,迎接她的归来。
  “太感动了!”她发了条朋友圈——一切都值得,因为我是中国医生,这是祖国给我的底气!
  9月12日,在市妇幼保健院,身穿一件印着“médicale chinoise”(法语“中国医生”)的白色中国医疗队队服的汪维,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援非故事。
  主动请缨去援非
  今年40岁的汪维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2020年获评“中国好医生”称号。2021年初,得知医院将派遣一名医生参加援非任务时,她毅然决然报名参加,并成功入选。
  “当时没有想太多,很快就报了名,现在回想起这段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岁月,我从来没有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援非经历让我的人生得到升华。”回忆起当时报名的场景,汪维记忆犹新,救死扶伤是她的职责,援非也是她义无反顾的选择。
  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当她将援非的想法征求家里人意见的时候,得到了亲人们的一致认可。母亲在妇幼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非常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她说:“国有界,医无疆,你要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履行医生的职责。”丈夫一直都无条件支持她的事业,他说:“你是党员,责任在肩,义不容辞。”8岁的女儿跟她说:“妈妈,你真勇敢,有梦就去追,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有了家人的支持做坚强的后盾,汪维毅然决然踏上了援非之路。
  万里之外显大爱
  在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援非医疗培训班,完成语言培训及准备工作后,2021年9月,作为第27批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成员,汪维和80名援非医疗专家一起,奔赴万里之外的阿尔及利亚,开始了730天的援非工作。
  “难以想象,心理落差极大。”到达目的地后,蚊虫肆虐、缺水、物资匮乏、语言不通、医疗设施简陋的现状还是让她倍感压力。没时间犹豫,汪维被安排在阿尔及利亚西北部的提亚雷特医院进行医疗援助。
  提亚雷特医院虽然是当地唯一的公立妇产医院,也是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但是医疗水平却比较落后。每天都有50多个分娩量,可阿拉伯妇产科医师仅有2名、复苏医生4名。
  “每天争分夺秒,白班是8点到17点,中午不休息,会安排十几台手术,中途还有很多急诊加入;夜班是5点到第2天8点,手术会更多。”汪维说,有时候挑战急诊剖宫产,3分钟内取出宝宝,工作强度之大,根本不敢想象。
  忙碌的临床工作,阿国人民的由衷感谢,让“累并快乐着”成了每日常态。
  有一天,DR Douach医生向她求助,产房中转的产妇剖腹探查后,发现子宫破裂,病情危急。接到电话后,她立马赶到手术室,戴好手套上台查看切口。产妇一直在用阿拉伯语说:“中国医生,救救我,保住我的子宫。”
  她耐心安抚产妇,并努力修补好患者子宫,安全地保住了子宫。看看被汗湿的手术衣,再看看病人的笑脸,她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术后她在去看病人的引流管情况的时候,产妇一直拉着她说Merci.Merci(谢谢)。产妇出院后,还专门手工定制了两套黑色袍衣,送给汪维和她的女儿,以示感谢。
  浇灌中非友谊之花
  援外医疗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是中国援非工作60周年,一代代医疗队员用妙手仁心,浇灌中非友谊之花,汪维也不例外。
  为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总队队长杨勇带领下,汪维和队员们持续组织学术沙龙、学术交流讲座、中医针灸培训班等教学科研活动。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提高阿国医护人员素质,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更好地达到医疗援助的效果。
  除了提供各项基本医疗服务和急诊医疗服务外,汪维所在的医疗队还开展下基层义诊活动。一次,地亚雷医疗分队来到周边小镇诊所,在持续6个小时的诊疗活动中,为近150名患者提供了医疗咨询和超声检查等服务。
  看到街道上热情打招呼的笑脸,听到患者感激的话语,感受到同事朋友真挚淳朴的关心爱护……这些都成了汪维的难忘和牵挂。她过生日时,阿国同事邀请她来家中做客并手写生日贺卡;女儿10岁生日时,同事们一起录制生日视频送上祝福,女儿看后激动地落泪;在回国前的临别之际,同院的小孩不辛娜与爸爸一起不舍的样子,让汪维特别感动,还送上了自己的一件队服留作纪念。